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English 中文
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pg电子 > 董事长博客
合作,高校和企业谋求双赢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3日    阅读次数:5481次    作者:张卫元

        毋容置疑,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需要各类高素质的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平台,可以让更多的莘莘学子快速成长为企业急需的人才,从而让企业创新拥有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企业:最后的无奈选择
       2000年前后,高校毕业的博士生普遍不愿到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由于担心企业的经营风险,他们更愿意留在高校教书。只是当留在高校教书愈发困难后,不少博士生才被迫到企业就业。如今,这种观念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高校博士在学术上无法更上一层后,才会被迫选择与企业结合,与企业一起做科研,产业博士成了学术博士无奈的最后选择。
困境也能结出累累硕果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长期以来,企业面临着对人才渴求而不得的困境,社会也急需大批能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物质产品和现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型人才。我们不仅要问:有没有一种可能达成产业博士与学术博士的完美结合?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长期从事动物传染病防控领域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SCI收录的论文就达200余篇,取得了非凡的学术成就。2001年,他创办了科前生物,带领团队先后研制30余种动物用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部分研究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为我国动物疫病有效防控、养殖业健康发展、动物生物制品产业技术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陈院士登顶学术成就高、社会贡献大的双重境界,达成了产业博士与学术博士的完美结合。

                                                        

所以,我认为真正能够称得上专业的杰出人才,既非单一的产业博士,又非单一的学术博士,而必须是产业博士与学术博士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在企业做产业博士,能结合实践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取得较高的学术成就;在校园做学术博士,也能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

校企合作共育社会英才
        我个人认为,校企合作既可弥补企业创新的“人才短板”,又能让高校的学术博士迅速找到用武之地。pg电子从成立之日起就全方位开展与高校的深度合作,收获多多,成绩满满。然而这都是企业自身对人才渴求而不得以的自发行为,目前,仍然缺乏一个完整、健全、规范、互信互惠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的最大效能还有待深度挖掘。如何让校企合作不流于形式,发挥出更多的效能,服务于更多的企业?值得我们深思。在此,我个人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
一、高校对人才的考核能否从单一的论文数量,向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双重考量进行转变?对人才的考量既要有学术理论的贡献,也要有对社会应用的贡献。如此,才能促进学术理论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
二、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能否征求、倾听社会、企业等多方的建议与意见?让专业、课程更好地与社会需求、产业需要更好地进行对接。

                                                          

三、高校和企业能否共建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平台?高校可在优秀企业中设置“学科课堂”,聘请企业优秀人才作为专业导师,在企业中完成教学,计算学分。同时高校可聘请企业人才在校园内设置“第二课堂”,为学生讲授专业实践课程。可以实行双导师、双学分制,学校导师作为专业课教授理论知识,企业导师作为实践课老师,教授实践知识,学生需同时通过理论、实践课程的学分考试。学生评价倾听学校、企业的双重声音,企业实践的选修学分成为必修学分,从零散到固化,并形成一种必备机制。

四、能否鼓励高校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到企业去,帮助企业转化科研成果?如此,教师在转化过程中也会学到实践知识,反过来再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将深奥的理论转变为生动有趣的案例,使学生增加学习自身专业的热情和动力。
五、高校科研教学实验室与企业技术研发实验室能否就双方资源进行整合、融通,共建实验室?如此,才能实现双方人才相互渗透,实现设备共用、信息共享、成果互利。
校企合作,任重道远,却又充满着美好。这是一种双赢: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何乐而不为?我相信,在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校企合作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在10月2日华中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期间举办的现代农牧人才培养暨一流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上,我受邀作了以《创业归来话人才,校企合作最佳路》为题的演讲,此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有删节)

友情链接: